沥青作为道路建设与维护的核心材料,其性能直接关系路面的耐久性、抗车辙能力及抗老化特性。而沥青再生剂作为修复老化沥青的关键添加剂,能够恢复旧沥青的物理化学性质,提升资源利用率。为确保沥青及再生剂的质量符合工程要求,需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手段对其关键指标进行系统分析。检测不仅涉及材料的基础物理性能,还需关注化学成分、环保特性及长期稳定性,以保障道路工程的安全性、经济性和可持续性。
沥青检测项目主要包括:针入度、软化点、延度、粘度、闪点、溶解度、老化试验(RTFOT/TFOT)及残留物性能等。而沥青再生剂检测则侧重于密度、粘度、渗透性、化学成分分析(如芳烃含量)、相容性试验、再生效果验证(恢复针入度/延度)及环保指标(挥发性有机物VOC)等。
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专业仪器:
1. 针入度仪(GB/T 4509):测定沥青的软硬程度;
2. 软化点测定仪(GB/T 4507):评估沥青高温稳定性;
3. 延度试验机(GB/T 4508):测试沥青低温抗裂性;
4. 旋转粘度计(ASTM D4402):量化流变特性;
5. 红外光谱仪(FTIR):分析再生剂分子结构;
6. 老化烘箱(JTG E20-2011):模拟长期热氧老化过程。
沥青检测:
- 针入度试验:按GB/T 4509规定,在25℃、100g荷载下5秒内测定;
- 软化点试验:依据GB/T 4507环球法,记录沥青试样软化温度;
- 延度测试:按GB/T 4508在5℃或15℃下拉伸至断裂,测量延展长度。
再生剂检测:
- 再生效率评价:通过JTG/T 5521-2019将再生剂与老化沥青混合后,测定其针入度恢复率;
- 成分分析:采用ASTM D4124进行四组分(饱和分、芳香分、胶质、沥青质)分离;
- 环保测试:参考HJ 647测定VOC释放量,确保符合GB 18582限值。
我国主要执行标准包括:
- 道路沥青:GB/T 15180、JTG E20-2011;
- 再生剂:JTG/T 5521-2019、JT/T 1289-2020;
国际标准则涵盖:
- ASTM D946(沥青分级)、ASTM D2872(再生剂效果评价);
- EN 12591(欧洲沥青规范)、AASHTO T49(针入度试验)。
通过上述检测手段与标准的严格执行,可科学评估沥青及再生剂的质量,为道路工程选材、施工工艺优化及养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。